周三,股民孙方宁刚刚卖掉的中科电气(300035)又迎来了一个涨停,但是,他却没有像平时那样感到遗憾,“我是18块钱买的,挣了30%已经够本了,再说,您没听说下个月开始很多创业板股份就开始解禁了,没准到时候你再想卖就晚了。”进入9月以来,他已经提前清仓,把重心转为打新股。这不是孙方宁一个人的疑虑,面对着即将到来的股权解禁大潮,一种莫名的恐慌已经让一些小散开始撤资了。本期《财道》关注下月即将开始的解禁潮。
解禁高潮下月来临
本周二,沪深两市股指平均涨幅达到了2%,然而与整个大势截然相反的是,创业板指数大幅下挫,板块整体跌幅达到2.5%。进入9月份以来的前4个交易日,创业板就有两个交易日跌幅超过2%。留意大势的股民都注意到了,今年最大规模的单月解禁高峰即将来临,这股大潮不仅涉及A股市场,更主要的还有创业板和中小板。10月份,A股市场虽仅有涉及51只个股的限售股解禁,然而解禁股份总量却高达3193.01亿股,占今年全年解禁量的4成,为年内最高,市值近2万亿元。
在新股论坛里,已经有不少股民像孙方宁一样把“打新股”作为下一个阶段的重点。有网友在帖子中发言分析说:“创业板9月以来的大起大落,与即将到来的大规模限售股解禁有密切的关联。”资料显示,今年10月底开始将迎来创业板公司原始股东解禁洪峰。当期流通股数达到12.73亿股,新增流通市值达356亿元,几乎相当于此前10个月解禁总量的四成以上。尤其是进入11月以后,首批26家创业板公司首发原股东限售股将上市流通,涉及11.99亿股,解禁比例占总股本的25%,粗略估算流通市值超过300亿元。紧接着12月底,还将有7只创业板股票的2.3亿股股份获得解禁。根据华泰联合证券的测算,今年下半年创业板累计解禁市值将达到422亿,占创业板整个流通市值的51%。机构普遍认为,由于未来解禁的压力,创业板未来的整体估值将面临调整。
平安证券策略分析师邵青认为,10月底开始创业板市场一周年将有不少限售股解禁,导致创业板市场股票供给大增,创业板就此展开一轮幅度较大的调整将不可避免。他的理由是,创业板动态市盈率已高达65倍,几乎是沪深300成分股的4倍,建议关注创业板的投资者降低持仓,规避风险。尽管中报数据显示,基金第二季度增仓创业板,但从第三季度创业板部分个股的表现来看,资金开始提前撤离创业板。很明显,机构对此次创业板限售股解禁表现出非常谨慎的态度。分析人士认为,限售股解禁的压力主要源于高估值压力。市场给予创业板公司高估值主要是基于对这些公司高成长的预期,此外,国家大力鼓励和扶持新兴产业发展、市场资金对价格弹性较高的小盘股的追逐、短期内有效供给不足等因素也支持创业板享受高估值溢价。由于创业板的高成长预期并未兑现,盈利增速难以支撑当前的高市盈率,创业板整体估值有修复和下降的需要。
高管套现引来恐慌
“给你1个亿,你还会去辛苦上班吗?”这是最近不少小散在股吧里热议的话题,话题的起因是——今年以来创业板公司已有40多名高管辞职,平均辞职时间仅为上市后5个月,其中,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共有19名高管辞职。而高管们辞职理由五花八门,多半都是称“个人原因”,包括“夫妻两地分居”、“身体健康堪忧”等。据了解,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达117家。目前共有152位创业板公司的创始人股东(国有企业持股除外)直接持有股份,总市值按8月31日的收盘价计算,接近1300亿元。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,夫妻、父子、兄弟一类的家族公司十分普遍。其中,创业板企业的IPO已造就了300多个亿万富翁和约40个十亿级以上的富翁家族。
11月1日,首批打包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的12.22亿股原始股将解禁上市,而高管离职最多的月份则集中在三四月份,距10月底刚好半年。在上述离职的持股高管中,只有梅泰诺(300038)副总裁施文波明确不会减持,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人敢有魄力如此表态。根据上市承诺,上市公司高管除上述锁定期外任职期间,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持有股份数25%,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本人所持有的发行人股份;3月份辞职后半年内正好在一年的锁定期内。一个谁也不愿意承认的事实就是,这些辞职的高管意在套现。